作词人

作词人是跟随音乐人而生的职业,大多数由诗人演变而成。一首歌的作词人、作曲人、编曲人、制作人可以是一个人。

作词人

作词人

作词需要什么条件

(一)作词人要热爱生活,体验生活,善于观察生活 平时,在生活中要多看、多听、多分析、扩大视野,增加生活积累。不但要对各种人、各种事善于体察、分析,还应对美好的大自然——山川、田野、大海、江河、风、花、雪、月等等有更深的了解。只有这样,当你想写有关题材的歌曲时,才不至于脑子空空,毫无联想。试想,如果一个作曲者连山都没有见过,怎能写好一首登山的歌曲呢?最多只能借助于影视或书本的间接介绍,但他决不能体会到登山时步履的节奏韵律,及攀登山顶后胸怀欢畅的 心情。
(二)
作词人要有一定的乐理知识 歌曲是通过音乐来表现的,而音乐则需用乐谱记录下来的。因此,歌曲作者必须具备相当的乐理知识,青少年朋友应在这方面先打下良好的基础。试想,一首好的歌词打动了你,你很想把它谱成曲,然而,头脑中浮现的歌声,却不知如何用音乐符号来表达;或者虽然用音乐符号记述下来了,但不确切、不完整,甚至与自已的本意相距很远,这样是写不好歌曲的。

(三)作词人要善于学习各种音乐语言 歌曲是通过音乐语言来表情达意的,所以要想写好歌曲,首先要学会积累丰富的音乐语言。日常生活中,一个人的口才好,人们夸奖他“出口成章”,这并不是天生的,而是语言的不断积累和反复锻炼的结果。同样,你若想写好歌曲,也应不断积累起丰富的音乐语言,供自已在创作实践中运用。或许有些朋友会问,从哪里去找音乐语言?怎样积累?途径是很多的,如我国各民族、戏曲、曲艺和传统乐曲,聂耳、冼星海、萧友梅、黄自等老一辈作曲家的优秀作品,流传很广的一些优秀的艺术歌曲、群众歌曲、通俗歌曲、新歌剧及影视音乐,以及外国古典及现代的优秀音乐作品,我们都应该熟悉和认真借鉴。就像海绵吸水那样,吸收越多,储备充足,到需要参考借鉴的时候,就能得心应手地为你所用。学习前人的创作经验是文艺创作的必由之路,歌曲创作也不例外。如果掌握的曲调很少那么你的音乐语言就不会很丰富,有时显得苍白、单调。当代著名作曲家如贺绿汀、李焕之、刘炽、瞿希贤、王洛滨、施光南等的作品,都与民间音乐有着“不解之缘”,并从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中,吸取了丰富的音乐养料,所以他们的作品才能受群众的喜爱。对于前人的作品还应善于学习,要分析他们的得失成败,而不是盲目照搬,因为生活本般是丰富多彩的,而且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发展着的。还要学会分析自已的歌曲,经常给自已当老师,不断总结经验都训,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才能迅速提高。此外,有条件的朋友,还应多掌握些音乐知识及作曲技巧,比如与歌曲创作直接有关的和声、复调及作品分析等知识。它们能帮助我们学会透彻地分析歌曲,提高创作技巧,更快地掌握作曲本领。

(四)作词人要有相当的文学基础 歌曲是音乐与歌词的结合。因此,歌曲作者的文学水平将直接关系到歌曲的创作质量。要热爱文学,关心文学,并不断提高自已文学水准。对于小说、报告文学,并不断提高自已文学水准。对于小说、报告文学、散文,尢其是诗词应给予很大的关注。歌曲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比如对各种诗词的了解,包括流派、创作及声韵特点等。这样就能从色彩纷呈、数量众多的歌词中择优谱曲,甚至可以自已动手写词。在创作实践中,因为歌词选择不当,致使整个歌曲创作失败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 。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作曲者在音乐上很下功夫,但由于忽视了歌词的作用而最终未获成功。希望朋友们不断提高自已的文学修养,以适应歌曲创作 向我们提出的日新月异的要求。有了生活体验,又常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就应“勤写多练“了。学到的知识如果只停留大书本概念上,不去实践,不经常磨练,是写不出好的曲调来的,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我们说的勤写,是要动脑筋有意图地写,而不是无目的地瞎写。比如,可以根据合适的歌词写 一首完整的歌曲,也可以根据自已的能力,按特定的情绪要求写一段曲调,甚至只求写好一个或几个不同的乐句,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循序渐进的规律,对于学习作曲同样是适用的。

作词的基本知识

1 先有词,再去写曲,还是先有曲,再等写词?
作词优先,还是作曲优先,不同的音乐人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刘炽作曲一般都需要乔羽先提供好词,经典如《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都是乔羽先作好词,再由刘炽谱曲的。
先有曲再作词,最经典的莫过于周杰伦和方文山了这一组合了。
词和曲一起出来的情况比较少,比如当年黄霑写《沧海一声笑》,齐秦写《大约在冬季》,高晓松写《如果有来生》等,词和曲被同一作者在很短的时间内一起出来,搞不清是作词影响到作曲走向,还是作曲影响到了作词走向,一般算作词曲一起写的。
专业的作词人,都是可以根据旋律去写出歌词(即填词),也可以先给出词来让音乐人去谱曲的。比如林夕,根据旋律去填过很多词。当罗大佑有需求的时候,他也能给出《宁静温泉》,《只得一生》等作品来让罗大佑作曲。
我个人写作习惯是词曲一起写出来的。我也帮别人的曲写过词,也给过别人词由他们去作曲。个中经验感受,一时也说不完,以后可以跟大家细述,在这儿就不浪费空间了。
所以,没有基础而想作音乐的话,完全可以先从作词开始写起。
2 现代流行音乐的作词
这里所说的现代流行音乐,指的是广义上的现代流行音乐,包括流行歌曲,民谣,摇滚,电音,等。与之相反对应的则是不现代的,不流行的音乐,比如戏曲,大鼓,梆子等。
现在流行音乐形式基本从上世界六十年代就已经固定,无非就是主歌,副歌,过度,结尾等几个结构的不同的玩法。所以就结构上来说,作词也是有固定套路的。但我不建议你现在就了解这些套路。因为就我目前掌握到的情况来看,新的作词人在不了解套路而做出的词,常常有令人有意外的惊喜,也会让作词人以后作词的思路更为开阔。如果你现在就想研究作词的话,我希望你能好好研究一下新月派的诗的文法和技巧(因为国内很多大师,包括罗大佑等都是从这开始的),然后写自己的心情,写阅历,写世事,而不是照着主——副的这种歌曲样式来凑字数。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少碰情歌歌词,尤其早期港乐式的情歌歌词,这些东西多是商业化,批量化的作的词。走不走心,我不好说,但被商业和资本催化着,搜肠刮肚式的写爱啊,寂寞啊,失恋啊,太多可谓流毒了。
其实歌词的作法很多样,技巧上的东西,我们以后慢慢涉及,在作词的初期,最重要的是自己能找到歌词本身的韵律感,然后尽可能地将所写的段落对仗起来。而作曲也是依据语言本身的韵律感来填上旋律的,依靠对仗的段落来决定韵律走向。前面所说的韵律感,是以每小节所押的韵的韵脚来断句的。
很多人容易将歌词写成现代诗。其实,能把诗写成歌词是最好的,也是符合中国传统的,“诗歌”“诗歌”,诗本来就是能唱的歌。但现代诗是将诗作为歌词的话是有要求的。第一要求是最好能押韵,但最好不要强形押韵。第二,歌词对文字的长度有要求。太短的,写不成歌,太长的,又不好截取。
现在还处于写歌的初始阶段,并不要求你做什么,这里只说了写歌词的基本的四点:押韵,长度,段落,对仗。希望你以后看到听歌一段词时,用头脑能分析这段词写了什么,怎么写对仗的段落的,而且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试着写一写了。

历届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及获奖作品

理解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及其获奖作品如下:
第01届(1990年)
最佳作词人 ——张景洲 《针线情》
第02届(1991年)
最佳作词人 ——李安修 《老兵卖冰》
第03届(1992年)
最佳国语歌曲作词人 ——叶薇心 《别让地球再流泪》
最佳方言歌曲作词人 ——林央敏 《呒通嫌台湾》
第04届(1993年)
最佳国语歌曲作词人 ——林秋离 《我从南方来》
最佳方言歌曲作词人 ——徐锦凯 《牵阮的手》
第05届(1994年)
最佳国语歌曲作词人 ——李子恒 《 牵手
最佳方言歌曲作词人 ——吴文钦/吴念真 《戏棚脚》
第06届(1995年)
最佳国语歌曲作词人 ——姚若龙 《最浪漫的事》
最佳方言歌曲作词人 ——王志诚/路寒袖《 画眉》
第07届(1996年)
最佳国语歌曲作词人—— 姚若龙
最佳方言歌曲作词人 ——王志诚
第08届(1997年)
最佳作词人 ——熊威 《火柴天堂》
第09届(1998年)
最佳作词人—— 蔡振南
第10届(1999年)
最佳作词人—— 林夕 《脸》
第11届(2000年)
最佳作词人—— 雷光夏 《原谅》
第12届(2001年)
最佳作词人—— 那英 《心酸的浪漫》
第13届(2002年)
最佳作词人—— 方文山 《威廉古堡》
第14届(2003年)
最佳作词人 ——李焯雄 《爱》
第15届(2004年)
最佳作词人——宋岳庭 《Life's a Struggle》 
第16届(2005年)
流行音乐最佳作词人 ——钟永丰 《临暗》
传统音乐最佳作词人 ——施文炳 《鹿港怀古》
第17届(2006年)
最佳作词人 ——胡德夫 《匆匆》
第18届(2007年)
最佳作词人 ——钟永丰 《种树》
第19届(2008年)
最佳作词人 ——方文山 《我很忙》
第20届(2009年)
最佳作词人 ——巫宇轩 《电车内面》
李子恒 《礼赞》
第21届(2010年)
最佳作词人 ——林夕 《开门见山》
王安祈 《青冢前的对话》
第22届(2011年)
最佳作词人 ——李宗盛@纵贯线 《给自己的歌》
第23届(2012年)
最佳作词人 ——武雄 《阿爸的虱目鱼》
第24届(2013年)
最佳作词人 ——焦安溥 《玫瑰色的你》
第25届(2014年)
最佳作词人 ——李宗盛 《山丘》
第26届(2015年)
最佳作词人 ——李焯雄 《不散,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