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流行音乐

华语流行音乐泛指华语歌曲、国语歌曲、普通话歌曲,是泛指用华语、国语、普通话或其他北方方言演唱的流行歌曲。它是中文流行音乐中商业性中文音乐类型之一。

流行歌曲 中文流行音乐 华语流行音乐

华语流行音乐

华语流行音乐的特点

华语流行音乐是中文流行音乐的一种,所以他也具备中文流行音乐的特点,因此华语流行音乐如此盛行,主要是因为它具备了以下几个特点:
1、娱乐性,流行音乐一般不具备很深音乐理论和技巧修养甚至根本没什么音乐知识的听众都能接受
2、生活性,华语流行音乐能直接宣泄人的情绪和感情
3、通俗性,华语流行音乐跟中文流行音乐歌词大多近似白话,而且表达的内容很贴近生活。
4、流行性,这些流行歌曲为一个时期的广大民众所普遍喜爱,它不只在专家圈子里小范围流传,一般非音乐专业的普通大众也能演唱且都喜欢演唱。

华语流行音乐曲风

华语流行音乐一般有6种曲风:
1、民谣

代表歌手:邓丽君、罗大佑、李宗盛。校园民歌的人文歌曲。台湾早期的校园民歌和内地在1994年出现的校园民谣现象,都以其人文化的歌词,吉他伴奏为主的忧郁旋律,清新质朴的演唱风格,而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一脉理想主义清流。中国民谣的发展,已经进入分化阶段:城市民谣、原生态民谣、民谣摇滚,都可以看作校园民谣的分支。
2、摇滚
代表歌手:中国摇滚、崔健、魔岩三杰、汪峰、谢天笑。华语流行音乐的摇滚歌曲,自从崔健用《一无所有》打开了中国摇滚的一片天空后,中国摇滚就在摇摇晃晃中艰难前行。摇滚音乐在音乐形式上的先锋实验色彩、在歌词的犀利与审视社会的多变的角度上,都有商业流行音乐所没有的宝贵的文化元素,所以,拥有超前眼光的唱片商,其实不该忽视摇滚在中国的巨大市场:早期崔健、唐朝、黑豹以及“魔岩三杰”的大热,中期郑钧、许巍、汪峰的成功。
3、新民歌与原生态歌曲
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还有一种歌曲是繁荣发展的,那就是中国学院派的民歌创作和演唱。以宋祖英、阎维文和刘斌等为代表的中生代演员和以王宏伟、刘和刚、汤灿、祖海、陈思思等为代表的新生代民歌演唱家们,他们每年在唱片市场所占的份额也不小,而且他们还是各地演出市场的主力军。
4、少数民族曲风
华语流行音乐中的少数民资曲风是中文流行音乐中不可获取的一部分,少数民族曲风就是对原生态民歌进行改造或移植或引用部分素材进行创作而获得巨大成功的唱片:如朱哲琴(DADAWA)与作曲家何训田合作的《阿姐鼓》,在全球56个国家出版发行,是第一张全球发行的中文唱片,赢得无数国际赞赏并取得巨大的商业成功!而同样走发烧唱片路线的布仁巴雅尔的《天边》因为歌曲《吉祥三宝》在春节晚会的意外走红而成为唱片市场的黑马;同样,把欧美R&B与蒙古族音乐结合而成的凤凰传奇的《月亮之上》也因成为最红的网络歌曲而浮出海面成为真的“传奇”!而用苍凉沙哑的声音翻唱新疆民歌的刀郎(罗林)也以几百万的销量创造了唱片市场的神话;韩红、容中尔甲的藏式流行歌曲,腾格尔、斯琴格日乐的内蒙民歌与流行音乐的结合,山鹰组合和彝人制造的彝族题材歌曲。
5、中国风
中国风的流行歌曲以周杰伦为核心的R&B中国风,把西方嘻哈文化与中国色彩结合起来,成为这几年唱片与歌手趋之若鹜的创新手法。中国风是指内涵用中国文化做底蕴的、采取中国文化意象描摹世俗人情历史变迁,歌词采用深具中国古典文化背景的语句、并用现代流行音乐的旋律、唱法及编曲技巧,达到中国背景与现代世界音乐节奏的完美结合,成为把含蓄空灵、写实写意、古典与现代、时间与空间融合在一起的文化歌曲。
6、pop或k-pop(包括模仿曲风)
这种类型的流行歌曲指的是为了追随潮流,大部分歌都趋向于听上去千篇一律的R&B和Hip-hop。虽然这些音乐风格还不能完全代表华语流行音乐发展的趋势。

华语流行音乐发展史

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史可以分为下面这几个阶段:
1、早期起源与发展

商业性的中文流行音乐是与留声机同步出现的,后者最早是由法国人Labansat带至上海西藏路的。百代是创建华语流行音乐工业的最早的唱片公司之一。
20世纪20年代,华语流行音乐被称为时代歌曲。它们被视作华语流行音乐的原型。从地域上说,上海是华语流行音乐的中心。被视为“中国流行音乐之父”的黎锦晖是该种音乐体裁的创始者。他创作于1920年代的作品《毛毛雨》被视为最早的中文流行音乐。而巴克·克莱顿 (Buck Clayton) ——美国爵士乐小号手——曾在上海同黎锦晖一起工作,他们两人彼此学习,相互影响,使对方熟习的音乐元素融入自己的音乐中。黎锦晖创建的明月歌舞团也是首个中国流行音乐团体,后于1931年并入联华电影公司,成为首个进入中国电影工业的流行音乐团体。时代曲的影响,从上海发射到了香港、台湾、新马等各处,同期的这些地方,也出现了很多的时代曲歌星。

2、港台东南亚的独立发展
1949年后,台北成为华语流行音乐的新中心之一。台湾本地的特别是中上层阶级的年轻人自台湾日据时期起便开始受日本娱乐文化的影响,又有早期台语流行音乐的熏陶,故较容易接受流行音乐。在香港,随着不少华语流行音乐企业及词曲作家、歌星以及听众从上海等中国大陆城市移居至此,华语流行音乐也开始繁荣。香港直至1960年代也一直流行着上海的华语流行音乐。
东南亚各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纷纷获得独立,其流行音乐也在不断发展创新。印度尼西亚的流行音乐发展较早,其音乐元素对华语流行音乐有一定影响。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华语流行音乐也不断发展,词曲作家及歌手迭有出现。
1970-1980年代,随着电视在大中华地区等地的普及,流行音乐工业也借助其获得了新的成长。电视剧继电影之后,与包括华语流行音乐在内的中文流行音乐形成相互扶持的关系。而流行音乐的传播媒介也在广播电台之后又增加了电视这一新媒体。收录机与磁带的流行使留声机及唱片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流行音乐工业也随之迈向了新阶段。

3、中国大陆的重新发展
1977年起,随着对外开放的先声,少量港台流行音乐通过广州进入内地。1979年,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成立,内地中国唱片总公司独家垄断唱片生产和发行的格局解体。内地开始大规模生产流行音乐。太平洋影音公司成立一年即生产800万盒带。采录了内地几乎所有有名的歌手。伴随盒式录音机的引进,刘文正、邓丽君等歌手的盒带开始流入内地,引发了内地听众的强烈追捧。1980年起,台湾校园民谣风靡内地。内地流行音乐开始进入开拓时期。同年,《北京晚报》与东方歌舞团举办“新星音乐会”,同年,《北京晚报》记者刘孟洪发表文章为歌曲《何日君再来》辩护,引发激烈争论。1979年到1984年,大陆成立的音像出版单位达三百多家。由于中国当时还没有著作权法,所以,大量的出版社使用内地歌手大量翻唱港台作品。邓丽君、刘文正几乎是所有歌手们学唱的样板。大批内地词曲作家也开始了流行音乐写作的尝试  。
经过五年的发展,对流行音乐的争论渐渐淡化。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邀请了香港歌手张明敏和奚秀兰,表明了国家层面上对流行音乐的认同。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和奚秀兰演唱的《阿里山的姑娘》不胫而走,说明流行音乐受欢迎程度。1985年,北京国际声像艺术公司举行“南腔北调大汇唱”音乐会,将流行音乐形式与传统戏曲、民歌相结合取得了成功。广州率先举行了“红棉杯新人新风新歌大奖赛”,开流行音乐大赛先河。中央电视台“九州方圆”栏目采用流行歌曲为主题曲
4、流行音乐的全面普及
20世纪90年代初,港台歌曲和歌手全面进入内地。港台歌曲和歌手很快地吸引了年轻的一代。这就给内地流行音乐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此,以广州为基地的音乐人们采取顺应港台的态度,努力学习现代歌手包装技术,同时转向都市题材、更贴近青少年审美需求的创作方向。以北京为基地的音乐人们在对此保留一定抗拒态度的情况下开始出现多方向的分化。
1993年后,整个中国特别是内地的流行音乐从此进入一个再次高速发展的时期。香港流行音乐正处于“四大天王”势不可挡的火爆期,台湾则是原创音乐人才辈出的时代。内地歌坛经过几年的再酝酿,全国各地纷纷设立旨在支持推动流行音乐创作的“原创音乐排行榜”,以“包装歌星”为主要手段,迅速打造了一批新歌手和新作品。到了1994年,在南京音乐台举办的台庆活动上,这批歌手和作品集体亮相在名为“光荣与梦想”的大型演唱会上,史称“94新生代”的又一代音乐人和歌手宣告崛起,这也是内地歌坛发展的第二次高峰期。
5、华语歌坛的全面融合
入新世纪以来,对于中国流行音乐来说,有三个关键词最为重要。它们是网络音乐、数字音乐(blog)和选秀。网络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几乎与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同步,1997年,音乐人陈哲即建立了第一家音乐网站。到2000年,全国已有各类音乐网站数百家。同年,北京喜洋洋唱片有限公司与新浪网合作在网站上推广卢庚戌(听歌)的新歌《蝴蝶花》。2001年,雪村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在网络上一炮走红,成为歌坛特大新闻。从此,众多的歌手发现了一个新的可能。2004年,《老鼠爱大米》、《丁香花》、《两只蝴蝶》相继走红,网络歌曲迅速成为风靡一时的文化现象 。
在网络歌曲兴起之前,内地的互联网行业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一些网站因为无法明确赢利模式而出现财政危机,有的开始大规模裁员。但是一种新业务的出现改变了一切,这就是彩铃服务。简便的支付方式,个性化的音乐选择使得消费者大为兴奋。网络歌曲的作者、网络运营商和通讯运营商也就挖到了第一桶金,获得了巨大的利润。